去年一月份時

我曾經來過山上台南水道淨水池區

那時就有耳聞水源區即將會開放

沒想到隔了一年

終於在今年的10月10日開放參觀

剛開始的幾個禮拜

人潮很多

為了不想要跟大家人擠人

我特別晚了一個月才來參觀

因為這裡變成博物館了

所以要收費

全票100

半票50

學生.65歲以上長者及台南市民都是半票

來的這天天氣很好

太陽超級大的

從售票處還要走一小才會到達建築物

夏天來應該會很熱

沿著步道前進會看到三個人型立牌

從左到右分別是

台灣自來水之父-威廉.巴爾頓

都市醫生-濱野彌四郎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

放張告示來說明一下台南水道的綠起

 

入園之後第一個參觀的是A館快濾池室

快濾池室就是過濾水的地方

位於地下一樓

在這裡可以透過螢幕看到快濾池的內部

 

 

簡單的參觀完過濾池室後

接著繼續往B館前進

B館是快濾筒室和辦公室

快濾筒室主要分三個區域

包括:中央擺設快濾筒機具的濾過器室.側邊的化學加藥室和後方的試驗室.暗房.消毒室.辦公室等空間

原水先進入化學加藥室淨水

加藥後的原水再輸送室快濾筒室

最後才輸送到送出唧筒室(摘自官網)

 

一進去就覺得這裡的天花板好漂亮

忍不住拍一張

接著往下看會到到兩排14座快濾筒

很壯觀

但我好像沒拍到

弟弟說他們公司也有快濾筒

只是沒那麼多座XD

再往下走可以看到化學加藥室.試驗室

這裡的建築物造型都好美

紅磚的走廊

根本就是網美拍照的好地方

牆上的燈也很有特色

接著來到了C館

C館是送出唧筒室

一進入C館送出唧筒室一樣很震撼

腳底下運送原水的管線

氣勢磅礡的天花板

這裡有四組唧筒機

由濾過器室快濾後的清水

會先匯集到北面的第二唧筒井進行水量調節

之後藉由此處的唧筒機

將水輸送至地勢較高的淨水地區(摘進官網)

這裡除了有文字敘述之外

也有像這種互動式裝置

讓大家可以透過這些互動

更了解水道博物館的功用和歷史

除了互動裝置也有模擬圖

讓參觀的人可以透過圖示更清楚的了解原水運送過程

我們在參觀這裡時

弟弟說有些工具他們公司也有

透過這次的參觀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博物館區的水源取自曾文溪

經過唧筒揚水至沉澱池沉澱再送到快濾筒室

經濾材或加藥過濾等過程

再利用送出唧筒室將水送至南側山上淨水池內貯水

最後以重力給水方式

供應整個台南市民生用水(摘自官網)

 

 

 

 

 

 

 

 

 

 

參觀完博物館後

沿著步道慢慢散步到大門口

這裡也有賣一些簡單的輕食或飲料

步道兩旁有一些裝置藝術

感覺和之前去看的漁光島藝術節作品好像

有可能是再利用

 

參觀完博物館區後

當然要再去看一下淨水區囉

一樣要先爬上長長的樓梯

這次人潮比上次少太多了

但樓梯爬起來一樣很累

好不容易爬上189階樓梯後

迎接我們就是這個曾在fb.ig上爆紅的藍色大門

很有歐洲城堡的fu

59座排列整齊的鑄鐵通氣管柱

看起來一樣很有歐洲風

只是天氣太熱

沒什麼樹蔭可躲

匆匆拍完照後就準備去吃飯了

 

回桯經過新化市區

為了感謝弟弟這個司機

特別請他到街役場吃飯

這裡曾經新化鎮公所

也是古蹟

我點了好吃的烤雞腿飯

在古蹟裡吃飯

別有一番風味呢

吃飽喝足

結束了這天的水道博物館之旅

下次我想去左鎮的化石博物館

和台南的考古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KO 的頭像
    PEKO

    生活全記錄

    PE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